|
“新型肺炎”心理危机干预(武汉建议)2020-02-21 18:28
(一)、“新型肺炎”心理咨询热线常见的公众咨询问题: 1、单纯咨询有关预防“新型肺炎”知识的人数占比过半,如体温、躯体症状、预防用药及能否治愈,治疗后遗症等等。(感谢武汉市很多教学医院的关于“新型肺炎”的权威医学知识的解答,帮助了我们为咨询者普及了医学知识。)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:由于心理咨询师是以与患者或来电者建立关系开始的,在这种信任的前提下,心理咨询师的回答可以帮助来电者建立确定感,而确定感是目前这个非常不确定的时期,大家都需要的。 2、对“疑病”产生恐惧者占20%以上,有些出现低热病人因担心去医院看病被留下而不敢去医院;有些感到被“新型肺炎”包围着,听到各类新媒体的报道,都心惊肉跳,有些患有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为此而导致病情加重。有些怀疑自己患了“肺炎”,多次到医院就诊,要求医生尽快给予确诊和治疗。 3、封城后焦虑症状占50%以上,如感到心神不安、坐卧不宁,有失控感。总担心“肺炎”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,以至于有的出现出汗、心跳增快、口干等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,有的变得爱发脾气。 4、躯体化占20%以上。主要表现反复量体温,喝水(热水),然后体温增加(喝热水后量体温,体温会增高),感无力、疲乏、没有食欲、胸闷、憋气等,导致发热门诊量增加。 附:遇到发热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不要着急去医院,1500名三甲医院专家义诊,极速回复,告诉你怎么应对,怎么判断,怎么就诊,注意事项等等,减少去医院传染风险! 5、抑郁情绪占10%以上,感到悲观,精神振作不起来,易哭泣、心情不愉快,觉得没意思,食欲不振或暴食,有些出现体重下降。 6、睡眠障碍者占30%以上,出现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。 7、强迫症状占10%。主要是反复洗手,手被洗得快要破了;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,不能控制地反复想有关“新型肺炎”的严重后果,为此感到非常痛苦。 8、咨询能否当“志愿者”,许多民间心理咨询机构,个体从业者咨询做危机干预志愿者。 9、抱怨政府,同情医务工作者。但有些就诊者因不能马上被收治和确诊对医护人员不满。 10、对封城及疫情控制需要多久没有确定感,因而给各种谣言得以产生提供了土壤。 (二)、“新型肺炎”疑似或确诊病人以及家属的心理问题 1、否认或抱持侥幸心理 2、焦虑抑郁 3、恐惧和绝望 4、孤独和悲伤 5、愤怒(有少数极端者因为愤怒而成为了移动的传染源) 6、有些出现反向的防御,表现为兴奋或激越。 (三)、医务人员和在一线公务员的心理应激: 1、长期过劳导致的身心疲惫,大量付出后因为“新型肺炎”并未理想地控制而导致情绪压抑和耗竭,面对民众批评时的绝望孤独,压抑和悲愤。 2、面对大量涌入的患者感到压力、无助和恐惧 3、对自己患病的担忧,对家人或幼小孩子的担忧 4、对何时是个尽头的不确定感 5、对家人的愧疚 6、看见同事在工作中被感染后的悲哀和无助等等 7、公务人员对追责的恐惧,情绪极端压抑 (二)、心理咨询的专业队伍和咨询技术:
|